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名家齐聚吉林师大 共话语言文字传承创新——“席珍琳琅·语润关东”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08       发布者:2025-07-08       浏览次数:

7月5日至6日,由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主办的“席珍琳琅·语润关东——语言学与文字学学术论坛”在吉林四平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知名学者及6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语言与文字研究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吴振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文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唐贤清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研究员、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吉林大学李子君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洪飏教授等多位著名学者莅临现场。bat365平台官网副校长左今明、科研处副处长鲍庆晗、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卫东、院长孙艳红、副院长杨雪、李振峰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60余位学者出席论坛。

开幕式由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副院长李振峰主持。

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副院长李振峰

bat365平台官网副校长左今明致辞。在致辞中,左今明代表学校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来宾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系统研究语言与文字载体,对保护地域文脉、探索汉语演变规律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价值。他表示,希望与学界同仁一道,为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人才提供成长舞台,共同为关东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7DB40

bat365平台官网副校长左今明

bat365平台官网科研处副处长鲍庆晗代表科研处讲话。他在讲话中祝贺论坛召开,并向与会同仁表示诚挚欢迎。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东北语言资源与文字遗产深度挖掘,对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推动语言学前沿创新意义重大。值此研究推进重要阶段,论坛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为探讨前沿问题提供新视角和范例,推动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影响深远。

bat365平台官网科研处副处长鲍庆晗

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院长孙艳红介绍文学院发展概况。她指出,文学院拥有67年办学历史,在东北文学与文化研究、教师语言文字应用等领域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基础教育师资和各领域优秀人才。她表示,本次学术盛会是思想碰撞的新起点,期待与各位同仁携手深耕学术,共探人文真谛,构建更具生命力的学术共同体。

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院长孙艳红

本届论坛报告分为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两个环节。

在主题报告环节,吴振武、孙玉文、唐贤清、徐正考、郭龙生、李子君、洪飏、姜同绚等专家贡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孙玉文、郭龙生、李子君、洪飏四位专家主持评议。

吴振武教授作了题为《漫谈古印的价值》的学术报告,为古文字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提出“二重证据法”需结合出土与传世文献互证。结合古文字考释经验,强调古印可证实与修改古籍,指出古印研究对理解古文字内涵与价值的关键作用。

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

孙玉文教授作了题为《谈读古诗文释读中为什么要重视故训》的学术报告,结合大量经典案例,系统阐释了故训在古诗文解读中的关键作用,强调“故训是打开古典文献之门的钥匙”。他呼吁学界重视传统训诂学的当代转化,让传统训诂学在新时代的古诗文释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古典文献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49CF8

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

徐正考教授作了题为《出土两汉器物铭文概览》的学术报告,他通过展示近年出土的两汉铜器、漆器、陶器铭文,系统梳理了这一时期铭文的文字特征、内容类型及史料价值。徐正考强调,出土两汉器物铭文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补充文献史料,更能从物质文化视角重构汉代社会图景,为汉代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材料。

5EB30

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

郭龙生研究员作了题为《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思考》的学术报告,他结合当前语言生活实际,提出“规范标准需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的重要观点。他强调,规范标准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既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夯实规范基础,也要以实用导向回应数字化、国际化语境下的语言应用需求,让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71515

教育部语用所郭龙生研究员

唐贤清教授作了题为《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时空观》的学术报告,从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维度探讨汉语语法发展逻辑。他提出历时维度可追溯虚词用法、句式结构的时代变迁,共时维度揭示同一时期不同地域语法特征(如方言与共同语互动),主张时空结合的视角能全面勾勒汉语历史语法发展图景。

5B053

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教授

李子君教授作了题为《论汉语辅音腭化的条件性与阶段性——兼释汉语腭化音变“操瓤家隔俩阱讲”的原因》的学术报告。通过语音实验与文献互证,他剖析了辅音腭化的触发条件与演变阶段,指出腭化多因素影响,存在条件性与阶段性特征并现场演示方言音变案例,展现腭化在现实语言中的表现。

57DC8

吉林大学李子君教授

洪飏教授作了题为《主题分类在甲骨文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洪飏提出主题分类法可推动甲骨文考释,为商代社会研究提供新视角,系统性框架有助于挖掘甲骨文历史文化信息,研究需遵循“溯源”(尊重原始文本)与“拓展”(多学科融合)原则,强调将甲骨文研究置于国际化、多学科视野中推进。

4A8B1

辽宁师范大学洪飏教授

姜同绚教授作了题为《碑刻文献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指出碑刻作为历史载体,承载历史地理、民俗信仰等多领域信息,可补充文献记载,还原古代地理风貌与行政区划变迁,民俗内容为探究传统风俗起源演变提供素材,书法艺术具有研究与创作价值,呼吁加强碑刻文献系统整理与跨学科研究,揭示文化内涵。

67759

bat365平台官网姜同绚教授

在学术评议与学术交流讨论环节,评议专家角度独特,妙语迭出,风趣幽默,议论纵横,评议精当,高度评价了主题报告专家的学术见解和学术风范。

在学术交流环节,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故训释读的方法论”“学术研究如何利于人们社会生活”“专业典籍为何值得阅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既有对传统问题的新解,也有对交叉领域的开拓,旧学新知,细密商量,现场气氛活跃,学术火花频现。

本届论坛设汉语言文字学主题论坛和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分论坛,同步开展学术研讨。

“汉语言文字学论坛”由北华大学肖潇教授、大连民族大学郭仕超副教授、bat365平台官网谭宏姣教授、吉林大学张欢副教授主持评议,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吉林大学徐正考教授、吉林大学李子君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洪飏教授指导,26位专家学者发表学术报告;

B7078

汉语言文字学论坛(一)

F30A1

汉语言文字学论坛(二)

“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分论坛”由哈尔滨学院周晓燕教授、bat365平台官网曹旸副教授主持评议,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教授、教育部语用所郭龙生研究员指导,13位专家学者进行报告。各位学者聚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等方向分享了研究成果,促进了深度的学术交流。

A3AB2

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分论坛

闭幕式由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副院长杨雪主持。

6CE69

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副院长杨雪

本次论坛紧扣“席珍琳琅·语润关东”的主题,汇聚名家智慧,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了对语言文字、文化传承等关键问题的理解,更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本次论坛既是一次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航。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助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F7B6C

(初审:吴抒桁 复审:高   畅 终审:杨卫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bat365平台官网文学院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邮 编:136000 联系电话:0434-3291621